原文刊載於【MONOCLE 2013 3月號】HARBOUR DREAMS-Kaohsiung (pp.76~pp.79)

雖然知道台灣觀光局有和MONOCLE簽年約長期在上面刊登廣告,但看到三月號的封面貼了個巨大的貼紙幫城市報告專題打廣告還是很驚人。Taiwan: a tiny mayor with big ambitions這會是說誰呢?買了打開來一看,原來是在講高雄市長菊姐。仔細看完之後發現這位主筆的作者對高雄市府團隊還頗多溢美之詞 (公關人員做得好啊!) 考量這本雜誌主要還是透過西方觀點在看全世界,對台高雄的介紹比較偏人文面,而且並沒有十分深刻的觀點,只有點到為止,如果給從來沒到過台灣的歪果仁看應該OK,但若是我們自己人或長期駐在台灣的人看了可能沒什麼感覺吧?

MONOCLE 2013三月號封面

作者/ Live Lewitschnik
攝影/ Li-Han Lin 

相對於首都台北市來說,位於南台灣的高雄生活步調比較輕鬆和緩些,但對高雄市府團隊而言,許多雄心勃勃的計畫才正要展開。 

一頭捲髮搭配著圓臉是陳菊的招牌,這位已經在台灣第二大城市高雄執政7年的市長總是帶著政治家貫有的社交微笑,但眼中又閃爍著令人愉悅光芒,一如大眾一直以來對她形象的認知-親切的「花媽」或「阿菊市長」。 

在副市長寬敞的辦公室裡,坐在深色豪華兩人座沙發上的陳菊因而顯得嬌小,在她右手邊正襟危坐的11名幕僚備妥筆電和紙筆準備隨時紀錄市長的指示。記者很難分辨幕僚們隨時關注市長一舉一動是出於崇敬的心態或只是單純出於下屬的敬畏,雖然大眾對於市長形象的認知一直停留在「親切的花媽」,但當你親自坐在她旁邊時,卻可以感受到她和一般歐巴桑有十萬八千里的差距。 

「過去在台灣爭取自由和民主的下場就是坐牢,我有切身的體認。」陳菊微笑說到,當幕僚們等她繼續時,她停頓了一下。「40多年前當我開始參與黨外活動時,我根本沒想到過有一天我會參選任何一個縣市的首長,但是因為人民認同我為社會改革運動的付出,如今我也贏得了大家的信任。」 

陳菊出生於民國39年的夏天,同年國民政府從中國撤退來台,並以實施戒嚴令的方式掌握了台灣的政權,開始了國民黨的獨裁統治。任何籌組政黨相關的活動都會被禁止,更不用談宣揚台灣本土意識會直接被軍事法庭以叛亂罪起訴。

陳菊和當權者對抗的下場,就是和其他在高雄鼓吹民主的黨外人士一起在監獄中度過她青春正盛的6個年頭。從階下之囚到榮登市長寶座是條漫長的道路,因此她現在格外地珍惜時間,毫不浪費光陰。陳菊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後健走30分鐘,接著瀏覽每日新聞,然後在每天8點舉行的市府晨間例會前抵達辦公室,與她的精英團隊進行會議。 

擔任陳菊左右手的副市長劉世芳留著俐落短髮,穿著剪裁合身的高領衫和白色獵裝。她曾經留學海外,在展開政治生涯的20多年前曾經是化學工程師,如今主導高雄市的環保政策,其中包括與中央政府爭議多時的地方政府開徵碳排放税相關議題。現任高雄市府團隊由陳菊在1986年獲特赦出獄後籌組的民進黨執政。民進黨也是目前台灣主要的反對黨,在台灣南部擁有選票優勢。 

搭乘高鐵從台北一路越往南行,沿線景色越顯熱帶氛圍,也讓高雄和台北相比之下更添一分慵懶。高雄高比例的勞動人口與稍偏左傾的政治取向,和大型企業林立的首都台北相較之下,反而吸引了較多前來安家落戶的人口,以及私人性質的投資。美國商會高雄分會主席Brian Aiello說:「南部人處理事情的方式很注重人情味,大家會互相幫忙,有生意一起做。這種本土的特質如果運用得當的話,會是吸引外商投資的優勢一之。」 

就是這種在地情感讓陳菊擁有執政上的優勢,而她上任後的首要目標就是把環境汙染嚴重的高雄從重工業核心轉型為注重永續發展的宜居城市。承辦2009年世界運動會啟動了高雄市一連串的城市現代更新:愛河河川淨化、捷運系統興建、甚至邀請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出仿若蛇形的世運主場館。陳菊市長致力於推動預算高達7億5,000萬歐元的高雄港灣轉型計畫,這項計畫內容包含國際級會展中心、音樂廳、郵輪碼頭、遊艇碼頭和公共圖書館組成的海濱特區,並以輕軌系統環繞著這個海濱特區並延伸到高雄市中心。在這項計畫之下,傳統的碼頭產業(特別是遊艇與造船業)將可以和與新型態產業與新科技齊步並進,體現創新程式的可能性。 

雖然整體畫還沒完全實踐,但海濱特區的改造計畫已經開始起步。已廢棄的高雄第一臨港線舊鐵道改造為自行車道後,可以沿自行車道抵達駁二特區,這裡原本是高雄港第二號接駁碼頭的閒置倉庫,現在聚集大量藝術工作室、動畫公司和展演場地,還有許多大型雕塑作品和公共藝術佇立在自行車道旁。 

到了舊港區的台鐵總站時,所見的景象是交錯的軌道向外延伸進無盡的綠地中,即使在平日的下午,成群的學生與年輕情侶們、蹓狗的居民、退休族都會來這裡。「我們開放這些閒置用地,讓市民可以有空間與家人朋友一起散心好的創意、甚至瘋狂的靈感想法就是在這樣場合激盪而來的。」李怡德說,「這裡就是高雄的創意基地。」 

身為高雄都市發展局年輕的主任秘書,當李怡德談到將廢棄廠區空地轉作綠色戶外空間的可能性時,眼神中充滿活力。「我們的責任不只是為了讓高雄市的土地可以再利用,重點是要讓高雄的宜居度更上一層樓。」李怡德在高雄市府團隊中屬於有前瞻性思維並學有專精的幕僚之一,曾留學比利時取得魯汶大學都市計畫博士學位,回到家鄉來是為了讓高雄有所改變。他說:「我想把在國外學到的獻給故鄉,讓它變得更好,變成一個台灣人和外國人都想來住的地方。」 

儘管有著偉大的雄心壯志,但是多數高雄在地人卻沒有把焦點放在這個計畫上。相比之下,離市中心有段距離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由荷蘭de Architekten Cie事務所和張瑪龍建築師事務所(MAYU)共同設計,卻已經成為高雄眾所周知的景點,甚至吸引了台灣其他地區的遊客前來。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去年3月在高雄市政府的支持下開始營運,它已經開始振興鳳山週邊地區的發展。「大東藝術中心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希望藉由它的運作,讓台灣的民眾了解到,除了台北之外,高雄藝文活動也發展得很好。」任職大東藝術中心節目部的Julia Chan說:「大家會開始注意高雄(的藝文發展),我認為這對台灣是一件好事。」

大家都在注意高雄的變化的同時,布里斯班的亞洲城市高峰會今年年底將在高雄舉行。高雄市府正在加強地區間的聯繫和業務整合,只要高雄有阿菊市長和她具國際觀的幕僚團隊在的一天,這股強大的女性執政力量將會繼續朝目標奮鬥,直到高雄的競爭力和台北旗鼓相當。

arrow
arrow

    G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